全球首家电梯行业综合服务平台
您好! 请 登录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APP头条 > 正文
全国90万台电梯使用时间将达15年,老旧电梯的维修和更新存在哪些难点,又该如何一一破解?
发布时间:2024-12-04 08:42:30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本站编辑 浏览数: 0
[摘要]  使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数量在今年年底将达到90万台,这样庞大的基数增加了电梯事故的发生率,同时电梯管理主体的复杂性也是事...

老旧电梯的维修和更新面临很多问题。那么,老旧电梯的维修和更新存在哪些难点,又该如何一一破解?

图片4.jpg

老旧电梯的维修和更新存在以下难点

资金问题:老旧电梯的维修和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公共维修基金往往不足,导致维修和更新困难。一些小区的公共维修基金余额为零,增缴基金时业主出资意愿不高,增加了资金筹集的难度。这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达成共识,导致资金难以到位

责任主体不明确:老旧电梯的维修和更新涉及多个责任主体,包括业主、物业、业委会、银行和电梯厂家等多方主体之间的责任界定不清,责任主体之间的推诿扯皮,导致维保和更新工作难以推进。老旧电梯由于故障率高,维保成本高,一些小区为了节约成本,让电梯超期服役,进一步增加了安全隐患

沟通协调难度大:老旧电梯的维修和更新需要业主、物业等多方协商,但由于各方对自身责任认识不清,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导致沟通协调难度大

政策法规不完善:目前没有明确的国家层面的整梯报废年限标准,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不确定性。虽然有一些政策支持,如以旧换新政策统筹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老旧电梯更新,但整体政策支持力度和覆盖面仍需加强

破解这些难点的具体措施包括

明确责任主体:构建清晰完整的责任体系,明确业主、物业、业委会等各方的责任,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确保老旧电梯的维保和更新工作得到有效推进。相关部门要发挥统筹作用,推动责任主体的明确和落实‌34

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政府投资优化,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引导调动居民出资参与;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吸引经营主体参与,拓宽资金来源。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筹资的方式,由居民自治组织推动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工作

完善政策法规:建议进一步完善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的政策,建立问题电梯清单,明确改造更新的主体责任,让老旧电梯改造有章可依、有例可循

加强监督检查:相关部门要加强电梯管理监督检查,将老旧电梯改造纳入政府民生保障项目,通过先体检、后改造的方式,排查老旧电梯隐患,并针对性地制定改造方案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破解老旧电梯维修和更新的难点,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简化公共维修基金使用流程,保障资金及时到位。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维保单位参与全托管服务。老旧电梯全托管需业主、物业、维保单位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确保电梯安全运行,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该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标签: 电梯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不传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