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家电梯行业综合服务平台
您好! 请 登录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电梯逗玩不可取,奇葩乘梯事故易! 电梯安全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4-04-02 15:12:53 来源:电梯之家 编辑:小康 浏览数: 0
[摘要]  近日国内外电梯事故频发,引起大家对乘坐电梯安全的关注。有些网友在进出电梯时都特别小心翼翼,甚至出现了坐电梯恐惧症的情况...

近日国内外电梯事故频发,引起大家对乘坐电梯安全的关注。有些网友在进出电梯时都特别小心翼翼,甚至出现了坐电梯恐惧症的情况。

在电梯故障的背后,除了垃圾、破坏电梯等,还有各种奇葩的坐电梯姿势,如小心翼翼型跳跃型滑翔型,这些姿势虽然有趣,为了乘梯安全,切不可模仿这些作死的行为,切莫要正确搭乘电梯。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奇葩且作死的乘梯姿势,电梯之家再次提醒:安全乘梯,切勿模仿!

图片整理于网络,仅配文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各种奇葩坐电梯的姿势被做成动态图迅速传播,这些姿势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小心翼翼型是这样的:上下电梯时,先用脚或随身物品试探,踏板是否安全,确认安全后再踮脚走过,而携带孩子的家长,统一将孩子抱起;






跳跃型则是9年义务教育体育课作用的体现,立定跳远直接跳过踏板;


滑翔型是直接不接触电梯踏板,全身趴在电梯扶手上,嗖的一下滑到目的地。




在看完这些奇葩的坐电梯姿势后,大家也要知道正确搭乘坐电梯注意事项:


    【升降梯】
    ●乘梯时一定要待电梯到了所在的楼层,停稳门开了,看清楚再出入。
    ●电梯速度不正常,应两腿微微弯曲、上身向前倾斜,以应对可能受到的冲击。
    ●被困电梯内,立即用电梯内的警铃、对讲机或电话与管理人员联系,等待外部救援。如果报警无效,可大声呼叫或间歇性地拍打电梯门。
    ●电梯停运时,不要轻易掰门爬出,以防电梯突然开动。
    ●运行中的电梯进水时,应将电梯开到顶层,并通知维修人员。
    ●如果乘梯途中发生火灾,应将电梯在就近楼层停梯,并迅速利用楼梯逃生。


    【扶手梯】
    ●乘坐自动扶梯时,乘客应面朝扶梯的运行方向站立,手握扶手,脚站在梯级踏板四周黄线以内,防止裤脚边卷入运动的缝隙中。
    ●儿童乘坐自动扶梯需由成年人陪同,并由成年人拉住孩童。如携带宠物,须抱住宠物。
  

 

电梯姿势8.webp_电梯之家.jpg


 

关于乘坐电梯的安全知识

遇险情,立马按紧急按钮

在自动扶梯发生险情时,乘客怎么自救呢?专家说,每台扶梯的上部、下部和中部都各有一个紧急按钮,一旦发生扶梯意外,靠近按钮的乘客应第一时间按下按钮,扶梯就会自动停下,这能有效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乘客同时还需做到,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不慎倒地时,双膝应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侧躺在地。当发现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你需要知道的安全乘梯十条“军规”:
如何安全乘坐扶梯,电梯安全专家列出了十条“军规”,仔细比对比对,你做到了多少呢?


  1.乘坐自动扶梯时一定要握紧扶手。
  2.入自动扶梯前,系紧鞋带,防止被阶梯边缘等挂住或拖曳。
  3.在自动扶梯上,勿将头部、四肢伸出扶手装置以外。
  4.不能将拐杖、雨伞尖端或者高跟鞋尖等尖利硬物插入阶梯边缘的缝隙或者阶梯踏板的凹槽中。
  5.不能攀爬扶手带或内外盖板。不要蹲坐在阶梯踏板上。
  6.如果有乘客摔倒或者手指、鞋跟等被夹住,应该马上呼叫位于阶梯出入口处的乘客或值班人员按动扶梯上的红色紧急制动按钮,使其停止运行。
  7.不能在阶梯上蹦跳、嬉戏、奔跑。
  8.幼儿乘坐电梯,需要由家长陪同、看管。
  9.手推婴儿车、购物小推车等不能随人搭乘。
  10.自动扶梯停止运行期间,尽量不要将其当步行楼梯使用。


如何保证儿童乘梯安全

为避免男孩被夹死的悲剧重演,北京质监部门建议,12岁以下未成年人最好在成年人监护下搭乘自动扶梯,同时,头和手不要伸出扶梯,防止在自动扶梯运行过程中被旁边的障碍物碰伤。

鉴于自动扶梯事故中的伤亡者多是儿童和老人,美国媒体也特别整理出一份“如何保证儿童乘梯安全”的预防措施。它开篇即强调一个观点: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自动扶梯绝非玩耍之地。


 这份预防措施包括:

   1.确保孩子所穿的衣服、鞋子和身上挂件等,不会被扶梯末端卷入、卡住。常导致扶梯事故的物品包括:过长的毛衣、丝巾、裤子和外套,松开的鞋带和腰带,以及柔软的鞋子(比如某些凉鞋、橡胶套木底鞋、“洞洞鞋”等)。

   2.如果孩子足够高,告知他们乘梯时必须抓紧扶手;否则,成人必须拉着孩子的手,确保他们不能在扶梯运行时跳上跳下;禁止孩子在扶梯上坐着或蹦蹦跳跳。

   3.坚决要求孩子乘梯时脸部向前,让他们熟悉如何上下扶梯。由于手扶电梯一直在运行,稍有犹豫,哪怕短短几秒,都可能导致危险发生。

   4.乘梯时,让孩子和成人在同一梯级,或者让孩子在成人的前一梯级,总之,成人要确保出现紧急事件时能随手够到孩子。尽量不让多个孩子站在同一梯级,以免他们在扶梯上玩耍或推搡;尽量让孩子站在梯级中央位置,这能降低他们的脚趾在扶梯末端被卡住的几率。

   5.乘梯前,将孩子从手推童车上抱下再乘梯,童车应该收起折叠,因为孩子很容易从童车中尝试往外爬,童车也有可能在电梯运行时发生夹碰事故从而变得危险。

   6.乘梯结束时孩子应当立即离开扶梯,不停留在出口区域交谈或张望,后续下扶梯者和相关物品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伤害。


 扶梯四大部位最不安全:

   1.扶手

    相比固定件,移动件的危险系数比较高。扶手梯会移动的部件,主要包括扶手带与梯级。扶手带“杀人”,其实体重并不是一个主要因素,扶梯意外之所以多发生在儿童身上,是因为他们年纪小,好奇爱玩并且在意外发生时不能及时准确采取行动。

   2.围裙板和梯级间

  这是最危险最容易夹脚的地方。扶梯运行时,梯级向上或向下运动,防止人掉出去的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做围裙板。

  梯级必须是运动的,围裙板是静止的,两者会有间隙存在也正常。围裙板与梯级间的间隙之和不得超过7毫米。围裙板与梯级间的间隙变大后,危险就产生了。鞋子靠近边缘,就很有可能被卷到这条缝隙里。

   3.梳齿板

  在每级梯级的前端和后端,都涂有一条黄线。黄色油漆涂刷的部分有个很关键的结构件,叫梳齿板,负责上下两个梯级的啮合。梳齿板一侧就像牙齿一样,有凸起有凹槽。国家对梳齿板齿与齿的间隙有明确规定,要求间隔不得大于1.5毫米。如果梳齿板掉齿,间隔变大,被“咬”入扶梯的危险性也随之提高。

   4.梯级与地面接合处

  出厂时,缝隙是需要符合国家要求的。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如果维护不及时,这个缝隙可能会变大,孩子的鞋底就有可能被卷进缝隙里,夹伤甚至夹断脚趾。因此,家长在进出扶梯前,都要注意牵牢身旁孩子,选准站立的梯级部位。


扶梯喜欢“咬”这些鞋

   1.洞洞鞋

  有调查显示,电梯“咬人”事件频发,多因孩子穿着软泡沫鞋导致夹脚。自洞洞鞋问世来,美国就频频发生小孩穿洞洞鞋被电梯夹伤脚趾事件,夏季每周平均四五起。

   2.系带鞋

  鞋带容易掉入电梯间的缝隙,进而把鞋子带进去一部分,夹到脚趾。因此,乘坐手扶梯前,穿系带鞋的家长要注意自己与孩子的鞋带是否系好。万一发生被夹住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呼救,请两端的人尽快按下“停止”按钮,避免更大伤害。

   3.露趾鞋

  小孩动作不够灵活、协调,他们的目测力也欠准确,穿露脚趾鞋大大增加了脚受伤的可能性。乘坐电梯时,因时机不当,可能会碰到上一级电梯把脚趾踢破。



电梯拍照_电梯之家.jpg


图片整理于网络,仅配文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新媒体上,一些博主为了吸引眼球,也发明了“电梯拍照”等拍照风格,虽然拍照的确是好看,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如拍照时电梯是运动的,不知道电梯的位置,回头摆pose而电梯到达底部,十分容易跌倒、发生电梯事故。
建议不要跟风此类拍照行为风格,或在未运行的电梯,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下,正常拍照。



在电梯上摆拍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点:


  1. 电梯突然启动或停止: 如果在电梯运行时进行摆拍,电梯突然启动或停止可能导致摄影者失去平衡,造成摔倒或受伤。

  2. 电梯故障: 在电梯内摆拍时,如果电梯发生故障导致停电或卡住,可能会造成被困或安全隐患。

  3. 限制区域: 有些电梯内部可能有限制区域,如电梯机房、控制盒等,未经授权进入这些区域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4. 电梯门夹人: 在摆拍时如果不注意电梯门的闭合,可能会被电梯门夹住身体或物品,造成伤害或损坏。

  5. 其他乘客的影响: 在电梯内摆拍时,如果有其他乘客同时乘坐电梯,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拍摄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本文标签: 电梯安全 电梯事故 电梯拍照 奇葩乘梯 电梯隐患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不传谣言!)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