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辖区内一台电梯维保情况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两名维保人员进行电梯维保,其中一名“维保人员”是人形立牌“纸片人”。电梯“吃人”事故频频发生的背景下,电梯维保弄虚作假让电梯安全话题引发舆论关注。
不少地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执行力度和制度严格性相比,是不成正比的。根据《厦门经济特区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维护保养时现场作业人员须具有相应资格,并不得少于二人。本意是通过协同合作减少潜在安全风险,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但真人和“纸片人”一起维保电梯事件中,维保人员无视相关管理条例,身处关键岗位却糊弄监管人员,利用“纸片人”进行电梯维保,图的是降低人力成本又省事,为恶意逃避监管、逃避自身应尽的责任。
此外,有的维保人员在电梯内完成现场签到与签退、扫码上传维保信息后随即离开,只“走过场”;有的维保人员进行维保作业时,故意省略重要操作环节;还有物业公司与电梯维保施工单位暗箱操作,以“小病大修”等方式套取电梯维修资金……这是将电梯维保工作视为“儿戏”,只算糊涂账、赚快钱,对公众蔑视,对公共安全极度漠视,将乘客生命安全于不顾。
电梯行业有句流行语是“电梯三分靠质量,七分靠安装和维保。”此前,上海市一女子半截身体被卷入电梯,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佛城商都市场发生电梯坠落事故,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东阳街道一民房电梯从6楼坠落等事件,已经充分证明,电梯本身的安全性和日常的维护保养密切相关,某个零部件安装不当或维护保养过于敷衍,都有可能导致电梯的潜在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从而导致各种电梯伤人事件。如果能对电梯按时进行“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那么各类事故发生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让电梯维保告别“见光死”的状态,才能让电梯升降更加安心。一方面,有关部门要持续细化法律法规,加强电梯安全监管,明确权责,避免和减少电梯事故发生。另一方面,电梯维保单位更应该少一些表面功夫,自觉承担责任义务,持续保障电梯的使用安全。